门槛石
时间:2024-09-12 分类:石材百科 阅读:
门槛的历史
门槛,俗称"门坎"或"门槛儿"。最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后兴盛于清末民初,甚至现在很多地方还可以看到。我国最早的门槛实物在元代建筑物上,是古代房屋门下方的一根横木或石条。在古代,豪门大宅门槛儿越高表明房屋主人地位越高。
以北京四合院为例,很多宅院大门口都有门墩石一对。也称之为“门鼓”或“抱鼓石”,门鼓后部是“门臼”,也就是装门轴的部位。位于门鼓和门臼之间的部位刻有一个槽,门槛就装在这个槽子里。这是活动式的门槛必要时可以取下来的。
在闽南,清朝以前的建筑也有很多是这种木质的门槛。例如,南安石井的“中宪第”。但是清末民初以后,很多民居宅院已经改为石质的门框和门槛了。
门槛石在设计上的作用
虽然从现代建筑案例上看,高高的门槛已经不常见了。现代的门槛石已经演化成为一块平常的平板,但是在装修设计施工中仍然是个绕不开的话题。“门槛”究竟有哪些作用呢?
铺设地面的时候,经常两个空间地面所用的材料质地不同,两种材料无法互相收口。这时利用门槛石分别给两种材料收口(交圈),这种交圈在施工中被广泛运用。
除此之外,它在面积较小的室内,可以用来区分出卧室、客厅、厨房、卫生间、玄关、走廊、阳台等不同功能的空间。
门槛石的生活实用功能
现代私宅,别墅或自建房很多装的是石质的门框和门槛了。
装修套房,像外门或浴室门,装门槛可以提高门扇底部门轴的高度,起到了防水防腐的目的。门槛石铺设厨房、卫生间地面和客厅
之间,门槛石能起到防潮的作用,防止木地板起拱。
没有门槛的卧室,门下缝隙导致隔音效果不佳,影响晚间的睡眠质量。
房屋门与地面距离有一定的空隙,微微隆起5mm-10mm门槛可以起到封闭空隙的作用,防止昆虫和尘埃的进入。
门槛的特殊处理方式
入屋门如因地理环境问题必须设置高门槛,导致跨入困难,可以在室外部位加设踏石,以缓和门槛的高度。
门槛石一般为单块料,如因客观原因导致必须分段,一般不能分成两段或四段,三段比较适合。而且,不能做三等分处理,宜中段长,两边稍短,大型公共建筑巨型大门因长度、宽度都较大,无法按一般思维设置过门石,可按照其面积设计拼花等。
门槛石特殊意义与风水禁忌
门槛亦门坎,“坎”在六十四卦象中时“坎卦”,坎卦五行属水,因此犹如水流的表象。水流相继而至、潮涌而来,必须冲破前方无数极深的陷坑才能继续向前。所以象征重重艰险困难,君子因此应当坚持不懈地努力,反复不间断地面对人生旅程。
门槛具有遮挡污物和避邪的作用。门口横上一道门槛儿,象征着竖立一道墙,将一切不好的东西挡门外,特别是要把那些邪气拒之门外,以保一家气氛祥和。
门槛儿阻挡房屋外面邪气的同时,也有保护家财不外泄的说法,所以不宜将大门门槛做得比室内地面低,同时颜色不宜太过冷清,宜用暖色调板材。
门槛也是体现礼节的地方。客人进入宅院或屋内,应稍微低头看着门槛儿,然后抬足跨进门表示对主人的尊重,不宜昂首阔步、振振有声快速直入主人内屋。(除非你是去讨债或找茬的)
中国是礼义之邦。在古代,送客时一定要送到门槛儿之外,略表寒喧。若是骑马乘轿而来的,要看着客人上马上轿。若是步行而来的,则要目送客人远去。如果只将客人送出屋门而不送到门槛儿之外,是对客人的一种不敬,被视为失礼。在现代,送客人出门、下楼、上车也是必要的礼貌(主宾非常熟悉的或客人身份明显低于主人的除外)。
有门槛的地方举止不能轻浮随便。古人有“立不中门,过门不践门坎”的说法。就是说,不能站在大门口中间不动,跨过去时不能踩门槛儿,尤其是绝不可猛踩( 民俗中门槛是有神的)。
私宅大门门槛石施工时,各地有自己风俗习惯。一般户主会在在门槛下面放入一些谷物、钱币之类的吉祥物,以利家运。
古代建筑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建筑和构件都是中国传统宅居文化最直接的传承物和见证物。
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北京一些四合院遭遇拆迁,有些雕刻精美的门墩石竟然被随意丢弃。另有一部分被一个爱好古建筑的日本人低价收购,运到日本去。
北京之外,因拆建而毁损古代建筑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著名影星成龙曾经收购了很多栋面临拆毁古代建筑,将异地搬迁重建,避免了人为损坏。当时,成龙向新加坡捐四栋中国古建筑的消息备受争议。据报道,成龙收藏的其余古建将会有六栋落户在北京,还有两栋落户在上海,再留两栋在香港。2016年,成龙为千年古城福建长汀捐赠了一栋徽派古建筑。
不管是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还是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门槛石,它们代表着我国千百年来建筑文化艺术,饱含了丰富的时代气息。然而,在某些地方、某个时代,却被国人无视,弃之如粪土,这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也许在有的地方,“门槛”作为一种“不合时宜”的因素被某些人从现实生活中和记忆中拆除了。但也有一群设计师、建筑师和像成龙一样的业外人士,一直热衷于中式的建筑风格的发扬光大。在这篇文章发表之后,我希望能影响一部分人,在他们的心中,重新构筑一个“门槛”,这个“门槛”代表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